在網路上進行即時個別諮商的相關議題

資料來源:
楊明磊(民87) 在網路上進行即時個別諮商的相關議題。學生輔導,56,100-109。

全    文:

在網路上進行即時個別諮商的相關議題

楊明磊
彰化師大輔導研究所博士班

一個國家邁向現代化的過程,大抵先是技術的現代化,然後才進入觀念的現代化,即先引進先進的技術,在逐漸使用後才發現這些技術所造成的問題,當觀念與技術無法同時並行,往往造成嚴重的後果(沈清松,民73),例如先引進工業,後來才發現其產生的工業污染問題,先用了微波爐,然後才發現微波爐的輻射外洩問題。因此,在引進技術前即未雨綢繆多方思考,實屬必要。

所謂在網際網路上進行的即時個別諮商(簡稱網路諮商),指的是相隔兩地的使用者,透過電腦網路與視訊設備,在螢幕上見到彼此容貌,聽見彼此聲音,進行立即的個別心理諮商活動。在台灣,尚未出現正式的即時網路諮商服務,根據蕃薯藤台灣資源網的資料(民86.10.11),輸入「心理諮商」、「心理輔導」、「心理諮詢」等關鍵字後,共可查到十一個相關站台,其中「台北市生命線協會」、「潛意識網路心理診所」等二個站台提供線上心理諮詢服務,但均是以電子郵件方式進行,應視為函件輔導的一種,不能算是即時個別諮商,至於其他站台則為機構性質與服務項目簡介(見附錄一)。

以台灣資訊科技發展趨勢來看,在網路上進行面談式的直接心理諮商,其技術面已經不是問題,中國生產力中心早已將視訊會議制度化,利用內部網路,讓台北、台中、高雄三個中心的工作人員可以各自在自己的所在地一起開會(PC HOME電子報,民86.12.03),然而,若只是進行個別的網路諮商,則在基本的網路通訊設備外,只需一套視訊軟體、一個麥克風及一個小型的視訊儀器,所需成本不到新台幣一萬元,即可讓治療師及個案各自坐在家中的電腦前,透過電腦螢幕看到彼此,並進行直接的交談,甚至以此方式進行多人會議(團體治療)也非難事;國外在1997年已經有臨床心理界人士開始在網際網路上透過視訊設備進行直接面談的心理治療工作(PC HOME電子報,民86.08.22),台灣亦可能逐漸引入此一趨勢,因此有必要儘速討論其可能造成的影響,尤其諮商專業倫理特別看重對個案的保護,更需要在此作法普及前先行討論防弊之道。

網路諮商的價值

在網路上利用視訊設備進行面談式的心理諮商,其優點包括:(此處所列舉的優點,都是以目前台灣的電腦科技足以辦到的,所需的軟硬體基本上亦已達到商業化量產規模,可在各大資訊門市購買得到,只需稍加修改或設定即可使用)

  1. 方便:個案可直接在家連上網路,省卻交通往返時間,也降低社會成本,間接提昇社會福利的涵蓋範圍,尤其對下述性質的個案,特別有幫助。
  1. 對於行動不便的個案,如老人、長期慢性病在家調養者、肢體癱瘓者等,過去只能從看護者或在宅社工人員處得到生理或起居的照顧,在心理上,只有非諮商專業層次的撫慰,如今透過網路,將可獲得諮商專業人員的直接協助,提昇服務品質。
  2. 有些偏遠地區或諮商專業人數不足的地區,如山區、離島、鄉村等,可透過網路,獲得直接而專業的諮商協助,擴大了諮商的服務範圍及品質。
  3. 情況特殊者,如必須在家照顧小孩的家庭主婦、恐懼離開熟悉環境的焦慮型精神疾患者、不便長時間離開工作崗位的工作者等,皆可在最方便的情況下得到良好的諮商服務。
  4. 愛好新奇的新世代年輕人、網路族,有求助需求,但由於對諮商機構的刻板印象,不願被別人看到在諮商室出現,因而放棄接受諮商的機會,若能透過網路尋求諮商協助,就不用擔心被其他人看見,同時由於網路與電腦對年輕人的自然吸引力,也可減少年輕人對接受諮商的抗拒。
  1. 經濟:諮商員若自行開業,透過網路提供諮商服務,將不必考慮設置機構或工作室的地點,可節省大量場地租金及晤談室設備費用,進一步亦可降低諮商收費;對當事人而言,則能節省交通與時間上的耗費。
  2. 多媒體互動:
  1. 即時資料參考:例如當一位大學生在討論未來進修計畫時,想瞭解某校研究所的資訊,諮商員與個案可同時直接在螢幕上另開一新視窗,立即與該校研究所網站連線,並一同討論。
  2. 諮商員欲表達某些觀念時,發覺僅靠口語表達可能難以充分傳述,則可事先將此概念設計成多媒體的影音資訊,在適當時候呈現給個案。
  3. 諮商中常用的某些技術如角色扮演,在電腦科技的支援下,甚至可能以虛擬實境的方式進行更趨近真實的模擬,大幅度改變了諮商的內涵。例如某個案需要練習人際應對技巧,則可以如同電腦遊戲中的角色扮演遊戲(或互動式教學軟體)般,提供一些人際互動情境,讓個案在相當逼真的情況下直接練習,同時諮商員可從旁提供立即的指引。
  1. 輔助資訊處理:
  1. 當與個案會談時,諮商員可在螢幕上開啟另一視窗,查閱個案過往的會談記錄、測驗資料等作為即時的參考。
  2. 一些對個案有益之文章或其他資訊也可直接以檔案方式傳輸給對方,例如某些標準化家庭作業的執行步驟、個案權利的聲明文件,或與會談主題有關的剪報文獻、個案完成的家庭作業等,透過網路傳輸資料,可說是快速方便又符合環保。
  3. 在硬體設備充足及雙方同意的情況下,所有的會談過程均在電腦中可全程記錄下來(一片光碟約可儲存七十分鐘經壓縮的影音資訊,相當於一次會談的時間,成本不到新台幣一百元),作為未來研究、參考或事後督導使用。
    1. 若會談引發法律或其他爭議時,亦可作為呈堂證物,保護諮商員及個案雙方權益。
    2. 由於會談過程是直接記錄於電腦中,不必額外架設錄影設備,較不致引起個案與諮商員的不適,降低旁觀者效應。
    3. 會談記錄作為研究使用可以代替逐字稿,或利用語音軟體,直接將語音對話內容轉換為文字(國內工研院幾年前已研發完成相關軟體),一方面避免另外找人謄寫逐字稿所引發的洩密問題,另方面能避免謄寫逐字稿的筆誤、費用及時效問題。
  1. 方便追蹤:機構或諮商員可自行設計程式,設定每次會談結束或結案後多久,自動以電子郵件方式追蹤個案近況。
  2. 即時督導與危機處理:督導可在諮商員與個案會談時,透過視訊會議方式,於第三台電腦處監看會談過程,並可即時提供建議或協助諮商員,達到即時督導的效果,若在一般晤談室,督導至多只能在單面鏡後觀察,無法即時提供意見。同時,若個案處於某些危機狀態下,如自殺、服藥、疾病發作等,督導亦可立即與相關單位聯絡,緊急救援。

網路諮商的爭議

優點的反面常常就是缺點,在網路上進行直接面談的各種優點,同時也引含了可能的缺點,其中最大的問題將是倫理問題:

  1. 諮商員的身份證明:在美國,網路心理治療一項引人爭議的問題,即是難以證明治療者是否具有合格的執業執照(PC HOME電子報,民86.09.05),若有不具諮商員資格人士,擅自使用機構電腦,對個案進行心理諮商,對個案及機構的傷害將難以估計。
  2. 使用者的限制:雖然電腦在台灣已經相當普及,但仍然未達到一人一機或一戶一機的程度,至少不是像電話般普及,有些學校的宿舍並未設置網路線路,使得學生必須到學校電算中心使用電腦,然而電算中心的電腦大多屬於開放式的,因此無法顧及隱私,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同時,有些人雖然有電腦,但並不見得喜歡或習慣使用電腦,或者雖有電腦,卻不擅長使用電腦,甚至有電腦恐懼症;此外若是個案在家中上網,而機構又未設置自己的工作站,造成無法用直接撥接方式,而必須透過其他的中繼電腦工作站,因此需負擔額外的ISP(網路服務業者,如中華電信的Hi-Net)費用,種種原因都使得網路諮商服務的使用者在人數或背景上受到限制,不符合諮商倫理的平等原則,因此現階段網路諮商只宜被視為一種額外的或附加的諮商服務形式。
  3. 虛擬的直接會談是否等同於真實的會談?透過視訊設備所進行的會談是一種虛擬的「直接接觸」,如同電視新聞的連線報導一般,雙方可以看到彼此的容貌、穿著、表情、動作,聽到彼此的聲音、話語、音調,可以你一言我一語的立即互動,但實際上兩人的物理距離卻可能非常遙遠,同時無法有身體上的直接接觸,這種互動對於純粹靠口語方式進行諮商,且諮商所需的運作思維限於認知及情緒兩方面的諮商員而言,影響可能不大,然而對於強調治療關係為重要治療要素的諮商理論取向,或其運作思維需要對關係的感知的諮商員而言,這種虛擬的面談可能無法建立適當的治療關係;此外,有些取向的諮商員,需要藉助身體工作或身體接觸來進行諮商,也將因為網路諮商而限制其技術使用;同時由於電腦螢幕大小及鏡頭角度的限制,雙方可能看到的只限於彼此的臉部或上半身,也減少了諮商員獲得個案身體語言線索的機會,而諮商員在有限的線索下進行諮商工作,則降低了維護個案最大福祉的機會,有違諮商員的專業倫理責任。
  4. 電腦多媒體的聲光特性,固然可以增添學習興趣,豐富諮商內涵,及提昇諮商服務的品質,但是也可能使諮商員沈溺或迷惑於其炫麗的表象,造成濫用或過度使用,異化了諮商的本質。
  5. 保密:包括使用電腦檔案的保密問題及運用網際網路的保密問題。
    1. 使用電腦的保密問題:指需要被保密的資料遭到無關人士的閱讀、複製、修改、刪除等。
    1. 共用電腦:限於經費與設備,多數機構可能無法做到每位諮商員皆有專屬的電腦設備,因此可能是許多人共用一台電腦,造成管理上的困擾及導致洩密的可能,改進之道為工作諮商服務的電腦應置於隱密處,以免遭他人窺視,同時每位使用者均配備專屬個人密碼,個案資料檔案也要單獨設定密碼,同時盡可能另外存放,避免直接存於電腦硬碟中。不過這樣做可能又增加了資訊互通的困難及保存檔案的成本,同時對某些電腦高手而言,破解密碼並非難事。
    2. 同一台電腦除了諮商外,還供作其他事務使用:例如用來做心理測驗、文書處理、統計分析、接收電子郵件、漫遊網際網路等,此時使用者可能除了諮商員外,還包括機構其他的行政人員、研究人員、工讀生等,增加洩密後果的嚴重性。解決之道為諮商服務最好與其他工作分別使用不同的電腦,同時供作諮商服務的電腦最好能上鎖(包括鍵盤鎖、軟式磁碟機鎖及輸出埠鎖)。
    3. 若在網路上會談時讓個案做心理測驗,個案可以在其住處電腦直接記錄心理測驗的題目內容,造成題目外洩及不當使用,同時也侵犯了測驗的著作權。
    1. 運用網際網路的保密問題:
    1. 檔案被攔截:許多機構,尤其是學校單位,其網際網路往往是透過學校電算中心的工作站作為轉接點,因此輔導中心透過網際網路所進行的諮商過程,是可能遭到工作站中的管理者、工作人員、程式設計師、工讀生的攔截或監看,因此最好建立專屬的撥接線路或自行建立工作站,盡量減少資訊轉接的機會。
    2. 外來的侵入者或電腦病毒:連上網際網路,增加了與外界接觸的機會,但也提高了遭到外人入侵及感染電腦病毒的風險,因此最好能設計適當的防火牆及掃毒防毒措施。
  1. 諮商員對於電腦的操作及使用知識如果不足,也可能造成不當使用,如軟體操作不當導致當機、誤刪檔案、不當關機造成資料流失、使用不潔磁片導致感染電腦病毒等。
  2. 文件的著作權:傳送給個案參考的各種文件,需要事先得到原作者的授權,准許可以複製及傳送,同時須告知個案不得擅自修改所獲得的資料。
  3. 會談記錄的使用:由於會談記錄是如同錄影帶般的全程實況記錄,個案的容貌及聲音都清楚呈現在記錄中,因此在轉做其他用途時,除需徵得個案同意外,尚應將可供辨認個案身份的訊息預作處理,如在容貌上加馬賽克、對聲音作混音處理、個人背景資料消音等,只是如此做的時間與金錢成本都頗高,有執行上的困難。
  4. 個案知後同意權:
  1. 由於網際網路的洩密問題,並非機構單方面的謹慎小心所能完全克服的,因此不宜對個案過度承諾保密,而需事先告知個案網際網路洩密的可能風險,及機構所做的保密措施。
  2. 事先告知個案,會談過程的記錄方式、記錄使用範圍、及機構所做的保密措施,並徵求個案同意。
  3. 事先告知個案以網際網路進行諮商與一般會談的差異,以協助個案分辨何種方式較為適合。

因應之道

對於前述所提到網路諮商的各種相關問題,本文提出一系列處理原則及作法,期能解決或減低網路諮商的可能傷害:

  1. 諮商機構應以密碼或認證方式嚴格限制電腦使用者的身份與資格,使不具諮商員資格者無法使用該台電腦,或進入網路諮商的相關程式。
  2. 在電腦及網路的使用尚未普及前,網路諮商不應取代現有的諮商服務型態,而應視為對特殊情況的個案,所提供的特別服務。
  3. 在可能的狀況下,透過網路進行諮商的個案,最好仍有在諮商機構真正面談的機會,一方面可建立更真實的諮商關係,另方面也能提高諮商員評估個案的正確性。
  4. 有限度的使用多媒體資訊,對諮商品質的重視應重於呈現方式是否炫麗。同時亦應避免對所有個案都提供相同的資訊,宜針對每一個案的個別需求與特性,提供適當的訊息。
  5. 用作網路個別諮商的電腦應為專用,避免兼做其他用途。
  6. 由機構自設工作站,及直撥專線,避免經由資訊中心傳遞資料。
  7. 工作站電腦應設防火牆,避免外人擅自侵入。
  8. 各種文件信函及個案資料應另以其他儲存器具存放,避免直接存於硬碟中。(Sampson,J. P. & Pyle, K. 1983)
  9. 文件信函及個案資料應以加密、壓縮、重編碼等保密方式儲存。(李華璋,民85)
  10. 每個使用者應有其專用之密碼,僅限本人方能開啟及使用個人之電子郵件及相關檔案。
  11. 為避免感染電腦病毒,應定期備份資料、掃毒,並嚴格禁止使用來路不明的磁片,同時由於病毒種類日新月異,防不勝防,即使掃過毒的磁片也仍然可能藏有病毒,因此機構最好自行準備專用的磁片。
  12. 系統設計及管理者本身應具備諮商員資格,並遵守諮商專業倫理守則。
  13. 運用網路諮商的諮商員,應事先熟悉電腦與網路的操作,並最好具備基本的排除電腦問題之能力。
  14. 應於網站諮商部份首頁中提醒個案網路傳輸洩密的可能性。
  15. 應於網站諮商部份首頁中提醒個案分辨網路諮商與一般諮商在特性上的差異,以協助個案決定何種方式較適合。
  16. 傳輸資料予個案時,應注意所傳資料的著作權問題,並提醒個案不得擅自拷貝、複製或散佈。(陳家俊,民84)
  17. 會談過程若需存檔,應於事前徵求個案同意,並告知會談記錄的可能用途,同時對每一用途均應個別徵求同意
  18. 對於會談記錄中有關個案的容貌與聲音等足以辨識個人的資料,應做適當處理,並告知個案。
  19. 用於線上個別諮商的電腦,應置於隱密位置,避免他人窺視。
  20. 電腦使用後應上鎖,平時亦應在輸出設備上鎖(如軟碟、印表機),同時應限制該電腦所能對外聯絡的網站,避免有人簽入其他網站,而將資料流出,或遭侵入(資策會,民84)。
  21. 軟體設計要盡量親和,讓不熟電腦的個案也很容易操作,同時軟體相容度也要夠高,以適應不同個案所用的通訊程式。(Childers,1985)
  22. 要求個案在線上談話前前需先註冊其電子郵件地址,工作站可設自動回復系統,以確認登記資料,減少冒名或假名的問題。
  23. 嚴禁使用者洩漏個人密碼。
  24. 要求諮商員必須使用機構的電腦上線,以減少諮商員在其他地方上線時,因不相關人士在場,而引發洩密問題。
  25. 機構之諮商人員、行政人員及工讀生對電腦之使用權限應加以區分。

根據PC HOME電子報引述USA TODAY的報導(民86.11.28),趨勢分析師預測,在西元2002年以前,大部分的網路服務業者都將把其設備提升到能播放即時影像的程度,而屆時電腦本身也會內含影音元件,讓影音資料能更快捷地透過網路傳輸。可見透過網路進行即時諮商活動,亦是大勢所趨,趁早未雨綢繆,早做準備,實是重視諮商倫理的工作者責無旁貸的使命。

 

附錄一
(下載自全球資訊網http://www.yam.org.tw/,民86.10.11)

「蕃薯藤台灣資源網」中與心理諮商、心理輔導及心理諮詢有關的站台簡介:

A、心理諮商類:

[1] 百盈心理文化公司

實用心理學演講、教育訓練業務、EQ,心理諮商、潛 能 開 發 訓 練 班 。

[2] 台北市佛教觀音線協會

佛教慈善公益團體,稟承觀世音菩薩「慈悲喜捨,尋聲救苦」之精神及專業輔導之理念,從事關懷眾生之工作,為需要幫助之當事人提供電話諮商或個別心理諮商服務。現並接受台北市政府社會局委託提供家庭關係服務

B、心理輔導類:

[1] 網路趙老師

提供國民服役須知及心理輔導服務,如國軍申訴制度、人事法規、服役標準、管教作法等國軍現行宣導資訊,並提供疑難解答。

[2] 馬志堅:獨領瘋騷,97瘋窩首頁

台東師院87級初等教育學系乙班輔導組學生的個人網頁探討關於《校刊編輯》、《心理衛生》等心理輔導專題。

[3] 台北市生命線協會

自殺防治中心、24小時電話諮商機構,提供生命線的介紹、社會資源分類整理、 E-Mail 網路心 理 輔 導、生命線的刊物線上版本、專家提供的心理健康論文與演講、協談義工訓練課程及捐款徵信等。

[4] 高雄張老師全球資訊網

青少年心理輔導。

[5] 台灣地區家庭教育中心

教育部輔導成立之家庭教育服務機構。提供心理輔導、親職教育、婚前教育、社會教育、推廣兩性關係與教育、個別諮詢服務、團體輔導、原住民、社區家庭教育、義工培訓、夫妻溝通、夫妻關係、親子教養、演講活動、讀書會、成長營、叢書等。

[6] 財團法人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

以舉辦社會福利為目的,以發揮基督耶穌愛人並服務人群的心,為殘障者,老人,兒童,原住民等開辦服務,如職業訓練;就業媒合;心理輔導;個案管理;輔具諮詢及出借;殘障福利諮詢;信仰關懷等

[7] 中華大學藍天使社團

由心理輔導室義工所組成的社團,提供學生輔導中心相關資訊

C、心理諮詢類:

[1] H2O 酷哥酷妹的窩

由精神科醫師主持的站台提供青少年心理諮詢輔導、精神醫學報導等

[2] 潛意識網路心理診所

由專業心理師群提供線上心理諮詢、心理衛生常識及心理學網路資源收集

參考文獻

  1. 沈清松(民73) 解除世界魔咒。時報文化,台北市。
  2. 資訊工業策進會(民84)。Internet暴走族-狂飆資訊高速公路。時報資訊。台北市。
  3. 陳家俊(民84)Internet入門導航。資訓工業策進會。台北市
  4. PC HOME電子報(民86.08.22),下載自全球資訊網http://www.pchome.com.tw
  5. PC HOME電子報(民86.09.05),下載自全球資訊網http://www.pchome.com.tw
  6. PC HOME電子報(民86.11.28),下載自全球資訊網http://www.pchome.com.tw
  7. PC HOME電子報(民86.12.03),下載自全球資訊網http://www.pchome.com.tw
  8. 蕃薯藤台灣資源網(民86.10.11),下載自全球資訊網http://www.ym.org.tw
  9. 李華璋(民85)電腦應用在諮商及輔導的倫理問題。引自諮商實務的挑戰。張老師,台北
  10. Childers,Jr. J. H.(1985) The counselors use of microcomputers: Problems and ethical issues. The School Counselor,33(1),26-31
  11. Sampson, J. P. & Pyle, K. (1983) Ethical issues involved with the use of computer-assisted counseling, testing, and guidance systems.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nal,61(5),283-287



◎著作權聲明◎
1.本文經作者同意提供本【諮商專業倫理研究室】網站使用,著作權仍歸作者所有
2.讀者可基於教學,訓練與研究之用途列印本文但在此等用途使用時不可向進一步
  之使用者收費,亦不可更改本文內容
3.本文不可在未得作者同意下使用於出版、販賣等商業營利行為
4.當你進行列印或儲存等使用本文之動作時,即表示同意遵守上述聲明之約定
5.本著作權聲明視為本文之一部份,讀者於使用本文時應同時加以呈現